口腔健康早已成为人们全身健康与生命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口腔护理与保健。今年全国爱牙日活动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针对口腔健康问题,广大市民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毕川青,她向广大读者介绍一系列口腔健康知识。
口腔健康不容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
毕医生指出,口腔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身健康。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内出现相应表征,例如糖尿患者抗感染能力下降,常伴发牙周炎、拔牙伤口难以愈合。艾滋病患者早期出现口腔病损,如口腔念珠菌病等。由于有些微生物长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生,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另外,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也可导致或加剧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它们不仅危害全身健康,还影响生命质量。口腔疾病与一些慢病也存在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精神因素等也会造成口腔疾病。慢病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导致全球疾病负担加重,因此口腔疾病防控也纳入了慢病的防控体系中。
常见口腔疾病:龋病和牙周病
“龋病和牙周病是危害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复杂,花费时间和经费也比较多。”毕医生说,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人们的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还会引起社会交往困难,造成心理障碍。
毕医生介绍,龋病和牙周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膜,牙菌斑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菌斑微生物就没有龋病和牙周病。
“很多市民都有个错误观点,认为牙齿初期不适很平常,医院查看。”毕川青说,早期的龋病和牙周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才能够发现早期的龋病和牙龈炎。
针对龋病和牙周病问题,毕医生提醒市民,龋病和牙周病是可以控制和治疗,预防效果明显并且也有明确的预防措施与方法。早期的龋病可以通过使用氟化物等措施控制或者治愈,同时,早期的牙龈炎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洁治和有效刷牙治愈。
医生提醒:定期做口腔检查
关于牙齿健康,毕医生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同时,她建议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洁治(洗牙)等。
“刷牙是减少和控制牙菌斑最主要的个人口腔维护方法,有效刷牙就是尽可能彻底地清除牙菌斑。”毕医生表示,提倡成人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菌斑,每次至少刷牙2分钟;提倡儿童用圆弧法刷牙,在儿童的手不能流利地书写阿拉伯数字(6~7岁)之前,家长帮助儿童刷牙。
见习记者廖国颖通讯员罗茂烨
他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