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到底要不要坐月子?”
对此我的回答是:“月子要坐,但要科学地坐!”
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坐月子的各种传统:月子里不能出门、不能下地、不能开窗、不能吹风、不能见太阳、不能沾水、不能刷牙、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用吹风机、不能吃蔬菜、不能吃水果、不能抱宝宝、不能给宝宝洗澡、不能看电视、不能用电脑用手机、不能看书、不能做针线……不能这个不能那个,诸多禁忌。
与之相反,还有一种观念,认为根本不需要坐月子,坐月子只是中国人的恶习。这种观点提倡产后跟正常人一样,该干嘛就干嘛。
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面前,大部分中国妈妈迷茫了。这些妈妈的妈妈们,也就是老人,往往是传统月子的忠实捍卫者,督促新妈妈们恪守传统。但这么多的禁忌,让许多准妈妈和新妈妈不寒而栗:整整一个月不能洗澡洗头,这个怎么受得了?还有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真的科学吗?让我们来细数传统月子的那些习俗吧……
1.坐月子能不能吃盐?吃菜?吃水果?
传统月子有一个陋习是月子里不让吃盐。其实产后可以吃盐,只是宜清淡些,摄入盐量过多容易增加肾脏负担,但是如果完全不吃盐会导致体内水电介质失衡。
还有一个陋习是不让吃蔬菜。其实产后也可以吃蔬菜,而且需要多吃。蔬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产后早吃多吃有利于保持肠道通畅,促进产后早日排便,这对产后恢复至关重要,还能避免产后痔疮加重。
陋习三是不让吃水果。其实月子期间需要多吃水果。但是需要注意,选择水果时不应挑太硬、不好咀嚼的,应选择容易吃、容易吸收、容易消化的,应多选择应季水果。吃水果时尽量切成小块、放常温了再吃,别冰冰凉的就吃。产后体内要迅速排出多余的体液,会挥发大量汗液,一下子吃太冷容易导致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汗液挥发。一些地方的习俗是要将水果煮熟了吃,其实也不对,因为加热过程会破坏水果中的不少养分。
坐月子陋习四是不让喝白开水,只让喝米汤或米酒。产后产妇会大量排汗,因此坐月子时需要大量摄入水分,来维持水的出入量平衡,多饮水还能促进乳汁分泌,因为产后需要多补充水分。喝水喝米汤喝米酒都是补充水分,但是以米汤代替白开水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米汤含糖分,三餐喝还行,要是一天喝到晚容易伤牙。
中国妈妈们在美国坐月子,吃盐、吃菜、吃水果、还喝冰水,恢复得很好,妈妈宝宝都健康。同为中国人,在国外该吃吃该喝喝,就没事,在国内却非得忌这忌那,说明不是体质问题而是观念问题。
2.坐月子到底应该上火还是下火?
我的浙江老妈说,老家坐月子的习俗是要吃上火,拼命喝红糖水姜茶,上火上到嘴唇起疱才算够热。山西婆婆却说,在她们老家,根本不让吃红糖和姜,也绝对不能吃热性食物,得吃寒凉下火。初听她们的争论,我觉得好玩,不同地方坐月子习俗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但仔细思量,你会发现,其实这些习俗与地域有关,南方比较湿热,建议吃“上火”的东西有利于祛湿,保持电解质平衡;北方比较干燥,要是再祛湿,那就太干了,容易眼干口干、电解质紊乱。
3.月子里忌口什么?
有一些地方忌口牛羊肉,有一些地方忌口青菜,还有忌口白开水的……各个地方忌口还都不一样。我突发奇想,汇总一下各地月子里绝对忌口的食物,会不会就没剩下能吃的了?如果说月子里真有需要“忌的食物,其实主要是味儿太“冲”的,例如辛的、辣的、苦的……哺乳妈妈应尽量选择口味平淡无刺激性的食物,既避免刺激产妇消化道,又避免食物影响母乳口味或引起宝宝过敏。明确引起哺乳妈妈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或坚果,应该忌口。可能引起乳汁分泌减少的食物,例如韭菜和焦麦芽,应该忌口。少量酒精可以刺激泌乳,但是过度饮酒导致血液中酒精浓度过高进入乳汁那就不好了。咖啡也是应少饮或不饮。部分药物也可以通过血乳屏障进入乳汁,有一些药物甚至对宝宝有危害,所以妈妈们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处于哺乳期,选择哺乳期安全的药物。烟草、吸毒……里面的有害成分可以进入乳汁影响孩子健康,这些是明确禁忌。
4.月子里能不能洗澡?刷牙?
古代卫生条件有限,所以才会流传下坐月子不能洗澡的旧规。其实,在阴道顺产情况下,产后体力恢复了,一般就可以洗澡了;如果顺产时进行了侧切,一般产后3至5天就可以洗了;如果是剖腹产,一般产后7~10天、伤口愈合了,也可以洗澡洗头了。但是洗澡洗头时需要注意保暖。家人应提前预热好卫生间,只洗淋浴不洗盆浴,洗后及时擦干、穿衣、吹干头发、避免感冒。
还有些地方流传着“月子里不能刷牙”的说法。其实月子里不仅能刷牙,而且需要刷牙,需要比平常时更注意口腔卫生。产妇产后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口腔感染,加上月子里进餐次数多,如果不刷牙,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容易导致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产妇宜用软毛或超软毛牙刷,提前用热水把牙刷泡软,还应在每次进食后用漱口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5.月子里能不能用吹风机?能不能通风?
很多人批判吹风机,说月子里不能用,还有人推广到孕妇和小宝宝也不能用。其实孕期和产后利用吹风机吹干头发和身体能够避免感冒,是好事。
—些地方的传统是:月子里不能见风、不能开门开窗,夸张的还用红布包头、厚厚的被褥捂得严严实实的,以避免“产后风”。其实“产后风”多指过去接生时无法全面消毒导致的破伤风感染,现在已经非常罕见。如果长期不通风,会导致房间空气变差、细菌浓度升高,产妇和宝宝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产妇和宝宝的房间应该定时通风,新鲜和流通的空气不仅让人心情舒畅,也保障室内不会有过多致病菌的蓄程。正确做法是,每天通风2至3次,每次15至30分钟。如果月子是在寒冷的冬天,通风时产妇和宝宝需换个房间,避免直接吹冷风。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