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白癜风健康惠民活动 http://m.39.net/news/a_5478875.html肥胖症对牙龈炎有显著影响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症会显著加重牙龈炎严重程度。牙龈炎和肥胖症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可能是通过共享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而造成胶原蛋白破坏,以及都会将胶原分解氨基酸羟脯氨酸(Hyp)释放到唾液和血浆中。该论文年4月24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Periodontol)。(图片来自网络)研究者分别在68例患有不同程度牙龈炎和肥胖症的11岁儿童中提取唾液和血浆,通过红斑数量的百分比来确定牙龈炎的严重程度,而肥胖程度则由患者腰围决定。研究者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了唾液与血浆之间显著相关的29种生物化学物质,其中包括Hyp。通过双向t检验和回归分析比较仅患有肥胖症、仅患有牙龈炎、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儿和健康儿童的数据。结果为,肥胖的儿童显示出有胶原蛋白转换增加的迹象,表现为身高较高(14.4cm)并有更多的恒牙(5.7颗)。分析表明,肥胖症对牙龈炎有显著影响。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儿牙龈发红的概率为41.02%,只患有肥胖症的患儿为5.2%,只患有牙龈炎的患儿为19.16%。两种疾病的并存增加了唾液中的Hyp水平。牙龈炎对肥胖症的影响同样存在,但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张雷青编译)原文链接:Diseasereciprocitybetweengingivitisandobesity与传统工作流程修复单个种植体牙冠相比数字化印模修复效率更高巴西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传统工作流程相比,在评估了种植体牙冠修复的印模时间、患者偏好和获取有效印模时间后,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临床效率更高,根据调整时间的不同,能呈现不同的结果。该论文年4月23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OralImplantsRes)杂志。(图片来自网络)在单个种植体牙冠的修复过程中,为评估与传统工作流程相比,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印模时间、患者偏好、时间效率和调整时间中是否能得到更好的结果,研究者通过人工检索收集了年6月19日之前发表在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和考柯兰数据库上的文章资料,这些资料都包括了用临床试验评估单颗种植体牙冠的传统和数字工作流程。研究者使用随机效应Meta分析评估印模时间,用描述性报告评估患者偏好、调整时间。结果为,在篇已发表的论文中,该研究共纳入10项研究,平均Meta分析和随机效应模型显示,与传统印模组相比,数字印模组的印模时间显著缩短[平均差(MD)为8.22,95%可信区间(CI)为5.48~10.96]。即刻数字印模组vs传统数字印模组[MD为3.84,95%CI为3.30~4.39]和常规数字印模组vs传统数字印模组[MD为10.67,95%CI为5.70~15.65]的对比分析显示,使用数字印模的时间显著缩短。数字印模时间在6分39秒~20分之间,而传统的印模时间在11.7分~28.47分之间,患者更倾向于数字印模。数字印模的调整时间在1.96分~14分之间,而传统印模的调整时间在3.02分~12分之间。数字化获得有效印模的时间在36.8分~.4分之间,而传统获取有效印模的时间在55.6分~分之间。(杨帆编译)原文链接:Clinicalefficiencyandpatientpreferenceofdigitalandconventionalworkflowforsingleimplantcrownsusingimmediateandregulardigitalimpression:ameta‐analysis.关闭拔牙间隙两种方法未见显著差异印度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牙槽骨微穿孔术(MOP)联合传统托槽相比,牙槽骨微穿孔术联合被动自锁托槽未增加正畸拔牙间隙关闭率。该论文年4月28日在线发表于《安格尔正畸医生》(AngleOrthod)杂志。(图片来自网络)该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30例女性患者和30例男性患者),研究者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整个间隙关闭期间均接受牙槽骨微穿孔术,且每28天重复一次。实验组[平均年龄为(19.5±1.66)岁]采用被动自锁托槽,对照组[平均年龄为(19.9±1.13)岁]采用传统托槽。研究者对两组患者进行间隙关闭率的检查和比较,并在整个间隙关闭期间持续评估,通过使用牙线评估尖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是否紧密接触来确认间隙是否关闭。结果为,在开始关闭间隙前,两组的初始情况相似(P>0.05)。整体来看,两组间拔牙间隙关闭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李文龙编译)原文链接:Comparisonoforthodonticspaceclosureusingmicro-osteoperforationandpassiveself-ligatingappliancesorconventionalfixedappliance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在舌下腺90%的恶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约占一半我国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医院和美国研究者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舌下腺肿瘤中90%是恶性的,然而通常认为约90%的舌下腺肿瘤均为腺样囊性癌是不正确的,这可能是一个新的重要临床思路。该论文年4月25日在线发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杂志》(JOralMaxillofacSurg)。(图片来自网络)为探讨是否约90%的舌下腺肿瘤是恶性的,是否约90%的舌下腺肿瘤为腺样囊性癌,研究者展开了数据资料分析。研究者选取了1例舌下腺多形性腺瘤和一系列舌下腺肿瘤病例,并在全球范围内检索了舌下腺肿瘤的相关资料,包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舌下腺良性或恶性肿瘤的病例,并分析了人口统计学、病理学和治疗方法。结果为,该研究纳入了1个舌下腺多形性腺瘤和21个舌下腺肿瘤系列病例,共对例舌下腺肿瘤进行了分析。最常见的年龄组为40~59岁(47.6%),男女比例为:(48.5%:51.5%)。结果以恶性肿瘤为主,共例(占86.1%)。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居多,共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52.1%)。手术是目前唯一报道的治疗良性肿瘤的方法,在例显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加放疗,共82例(50%),其次是单纯的手术治疗,共70例(42.7%)。(杨帆编译)原文链接:SublingualGlandTumorsWorldwide:ADescriptiveRetrospectiveStudyofCases儿童感染COVID-19症状或较轻口腔治疗应避免交叉感染沙特阿拉伯、美国、英国和巴西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尽管目前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儿童中的症状似乎比成人要轻,但幼儿尤其是婴儿仍然容易受到感染,并构成较大的传播风险。同时,由于牙科治疗的特殊性,必须注意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感染风险。该论文年4月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儿童牙科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PaediatricDentistry)。(图片来自网络)该研究通过探讨受COVID-19影响的儿童人群的最新数据,对感染COVID-19患儿的症状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口腔从业人员应遵循地区和国家的相关安全措施以保护自身和患者,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为儿童提供治疗的口腔医生应当制定最高标准的感染防控程序。当口腔专业人员必须面对面进行诊断和/或治疗时,应记录所有已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治疗期间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并应提供全面风险评估完成的证据,包括通过实施尽可能少的侵入性治疗来管理来自治疗本身的风险。(李佳静编译)原文链接: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Characteristicsinchildrenandconsiderationsfordentistsprovidingtheircare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期02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口腔医生的随身课堂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