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
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
HIV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死于感染或肿瘤。
艾滋病传播途径
HIV在离体的状态下抵抗力很弱。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用餐,一起劳动,游泳,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被褥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的性交(阴道交或肛交)和口交可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
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及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可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其他
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
艾滋病表现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
头疼
脑膜炎
口腔
溃疡、牙龈炎
发热
消瘦无力
食欲减退
恶性肿瘤
皮疹
呼吸系统
咳嗽
气促
胸痛
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
腹泻
腹痛
便血
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虽无有效的疫苗和治愈方法,但完全可以预防。
日常
预防性接触传播:杜绝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规范治疗性病。
预防血液传播: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穿耳洞、纹身/眉、手术;不与他人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
预防母婴传播:孕前及产前检查;药物预防:抗病毒治疗。
图文:预防保健科贾丽云
编辑:企划科贾春丽
审核:刘国峰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