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仁化县:小记红山镇文化站站长李永华
到过红山的人都知道,红山是仁化县最为偏僻的山区镇之一,这里崇山峻岭,道路弯多狭窄。镇政府就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山窝窝里,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开门见山”。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山区的大众文化生活更加贫乏。但是,近几年来,红山镇大众的文化生活却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既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更离不开镇文化站长李永华的辛苦劳动。
李永华,是地地道道的红山镇人。2004年,镇党委、政府经综合斟酌,把他选配到了文化站长的岗位上。文化站长是个不起眼的小职务,在人们眼里,只是管管文化室,向外借几本书而已。但是,李永华不是这样想,这位刚满40岁,常常进出县城、访问其他乡镇的山区小伙子,看到了红山镇文化活动与其他地区存在的明显差距,认为山区人也要向城里人一样,不但物质生活有较大的发展,也要有丰富的大众文化生活。他上任后,首先把文化站的里里外外整理的井井有条,组织有益于大众生活的各种文化活动。
2006年底,上级有关部门为提升红山文化档次,将一套“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装备赠送给了红山镇,红山镇也就成了仁化县全省第一批五个“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县中的基层站之一。有了“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使李永华进一步搞好山区大众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为了利用好这套装备,李永华积极参加省、市、县举行的各类培训班,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千方百计提高装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投影仪”是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的重要装备之一,为了方便使用该装备,他首先在文化站播放室里设计安装了一个支架,后感到该支架存在着不便操作的问题,又重新安装设计了一个,使操作“投影仪”的进程中,做到了方便快捷,解决了每次使用“投影仪”前和使用后都需装卸的弊端,也为提高其使用寿命提供了条件。李永华文化程度是高中毕业,使用电脑的知识掌握不多,只是文化站增加了“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后,才常常接触电脑。“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富含大量的信息,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又有农业科技,文化、社会等知识,如何将这大量的信息向广大山区大众传播,成为李永华昼夜思考的问题。因而李永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认真研究,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通过本身的刻苦努力,李永华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熟练地掌握了电脑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仁化县第一批配备“信息资源同享工程”的有长江、城口、黄坑、闻韶、红山等5个镇,这五个镇的装备均是使用卫星接收信号,自我国调剂中卫一号87.5E卫星接受信号角度。原来的装备均没法接受正常的卫星信号,为了保证“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的正常使用,李永华虽没学过卫星接收信号的有关知识,但他知难而上,不断探索,经过无数次的摸索、调剂,终究使装备能够正常接收调剂后的卫星信号。
农村配备“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其目的就是为农村广大大众各类信息。红山镇山多、居住分散,山区大众不可能集中到镇政府通过“信息资源同享工程”了解信息。为此,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为了大众提供信息是文化站长的重要职责之一。但这套装备既包括投影仪、电脑、又配有显示屏及屏幕,如果下乡送各类信息,带上如此多的装备到村级播放,无疑有众多的困难,为了既可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又减少劳动强度。李永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内存的大量信息和科普资料,通过VCD或DVD格式转换,拷入移动硬盘,这样,下乡时只要带上移动硬盘和投影仪就可以直接连接电视机或投影仪播放。现在李永华坚持每星期次下乡为大众播放信息。同时,为了让广大农村大众了解“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的作用、意义和目的。李永华还制作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专门宣扬“文化信息资源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同享工程”的教育小专题,在每次播放各类信息和科普资料之前播放。
李永华虽然迷上了“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爱上了“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但其他文化工作并没有松懈。为了方便大众借阅图书,他每天坚持正常的对外开放时间,每天均在下午7时后才下班回家。他还爱好文物保护工作,常常利用下乡时间,走家串户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了解、搜集、编写红山的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由他搜集、整理、录相、拍摄制作的非物资遗产《梅花龙》已申报为市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李永华对文化工作的默默奉献,活跃了山区的群众文化,丰富了大众业余生活。现在文化站坚持每周次的OK活动,每周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播放场电影。大众到文化站展开文体活动、浏览图书的人数比过去有了较大辐度的增加,文化站里笑声话语不断,文化站成了红隐士休闲文娱的必到场所。李永华酷爱山区文化工作,服务山区大众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大众的认可,2007年他被评为仁化县文化广电出版局先进个人,他还屡次在全县的文化站长会议作经验介绍,遭到大家的好评。这位土生土长的文化之花已在悄然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