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生了两个孩子,但月子期间都不刷牙,吴女士的口腔最近出了问题。除了口臭,她的满口牙龈上还长出了大大小小的肿包,吸气、漱口、刷牙、咬苹果……一碰就出血。她说话时,唇齿还带血,挺吓人。经医生诊断,她是患了妊娠期牙龈炎,伴慢性牙周炎。
吴女士今年33岁,她“三年抱俩”,医院就医时,正值生二胎后哺乳期3个月。医院牙周科主治医生给她检查,发现她全口牙龈上长了多个肿包,肿包发红,大多数一碰就出血,她还有口臭,大量牙结石覆盖在牙面上,多颗牙齿已轻微松动。
吴女士说,她觉得自己妊娠前,牙齿、牙龈好端端的,坐月子时,她按照传统方法,整个月都包头裹脚、不敢刷牙。头胎出月子后,她的牙龈就一直红肿出血,怀二胎的中后期,牙龈肿包更大了,生二胎后坐月子时她仍然不刷牙,症状加重。
“实验显示,10天左右不刷牙,牙龈就会出现炎症。”医生介绍,妇女在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可能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改变。如果加上久不刷牙,由食物残渣、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细菌等构成的牙菌斑,将肆无忌惮地迅速繁殖,并聚集在局部,使炎症和其他口腔疾病加重。妊娠期牙龈炎的龈瘤都是良性的,但很容易出血,严重的可达蚕豆般大,化脓时会痛,导致牙齿长期受压,松动严重的话,恐怕会脱落。
医生给吴女士洗牙,并制定了分次定期的牙周规范治疗计划,预计治愈需一个月,而后再观察一个月。医生说,根据病情,有些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龈瘤还需要手术切除。
医生提醒,月子期间也应用温水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用普通牙刷,每次刷牙时间应达3分钟左右。受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女性月子期间口腔内的软组织比较敏感,刷牙时宜轻柔。
下面由医院专家说月子期间如何正确刷牙?
我国传统的坐月子理论认为产妇在月子期间尽量不要碰水,所以刷牙是绝对被禁止的,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产妇在月子期间出汗比较多,所以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漱。
怀孕后,孕妇体内内分泌发生变化,如果维生素C再摄入不足,就会出现牙龈充血、水肿,比较容易出血。另外,怀孕后牙齿的矿物质补充不足,牙齿坚固性就较差。这些对牙齿健康很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
在分娩后的一两个月,产妇可能会出现妊娠期牙龈炎。如不注意口腔保健,不认真刷牙,就会在充血肿胀的牙龈处形成大量的细菌堆积并钙化,形成坚硬的牙石,使妊娠期牙龈炎转变成不洁性牙龈炎。由于产妇在月子里身体比较虚弱,新陈代谢正处于调整过程中,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因此,刷牙和漱口都要讲究方法。如果在这个时期伤害了牙齿,就会留下终身的痛苦。
产后刷牙前要用温水将牙刷泡软。刷牙时动作要轻柔,刷牙要仔细,各个面都要刷到。另外,刷牙时间为每天早上和临睡前各刷一次。用餐后要漱口,饭后漱口和晚上刷牙后就不要再吃东西,特别不要吃甜食。若有吃宵夜的习惯,宵夜后再刷一次牙。
推荐阅读?干什么都可能后悔,唯有生孩子不会(看完已经泪流满面)
?别样七夕别样幸福看宝妈在丹凤朝阳花式秀恩爱
?万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月子会所……
?顶级的月子套房竟然是这样得来的
?必须要说的话必须要做的事——坐个好月子幸福一辈子!
一对一私密诊疗:肖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