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牙龈出血的病因牙龈出血可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性原因两大类: 由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龈出血者,常见于牙龈炎或者叫做牙周炎的病人。在牙龈边缘和牙齿之间,有一条浅浅的牙龈沟,当口腔不清洁时,牙龈沟内常会堆积许多已经腐败变质而且带有黏性的食物残渣,其中混有大量的细菌,可形成软性牙垢。久之,再加上唾液分离出来的矿物质在牙垢中的沉积,就会形成坚硬的牙结石。这些软性牙垢和硬性牙垢不断刺激牙龈,加上细菌的不断侵袭,就造成了牙龈发炎,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缘溃烂。只要一碰就会出血。 除了牙龈炎会引起牙龈局部出血之外,牙龈增生、剔牙不当以及装有不适当的假牙等,也会引起牙龈出血。还有的人因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渗透性强,一旦遇上不良刺激,也会引起出血,特别是被龋牙齿的龋洞边缘在遇到刺激时,更易出现牙龈出血。 引起牙龈出血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一些血液病,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等。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后期也能引起凝血机能低下或严重贫血而致牙龈出血,这些疾病包括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肾炎后期、播散性红斑狼疮等。值得提出的是,牙龈出血还是坏血病的一个突出症状,坏血病患者的口腔牙龈常呈暗红色肿胀,有时可遮盖牙冠。 常见疾病: (一)粒细胞缺乏症 自发性牙龈出血和其他全身性出血,这种血液病通常会导致疲劳乏力,然后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和寒战。检查可能发现口腔和肛周病变,通常出现粗糙的灰色或黑色假膜。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牙龈损伤后可能出现大量出血或仅为轻微出血。其他出血情况,如鼻出血和淤血也是其特点。患者表现为进行性乏力和疲劳、呼吸急促、头痛、脸色苍白,也有可能出现发热。继续发展可最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如颈静脉怒张及呼吸困难。 (三)肝硬化 肝硬化的晚期表现,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和其他出血倾向。其他症状包括晚期腹水、肝肿大、皮肤瘙痒和黄疸。 (四)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 这种先天性综合征易出现刷牙后牙龌出血,易擦伤和其他异常出血也是其典型表现。皮肤脆弱且很有弹性,关节则过度伸展。 (五)巨细胞性牙龈瘤 这种带蒂的肉芽肿,发生在前面的磨牙牙龈或牙槽突,表现为类似溃疡的暗红色血管。轻微损伤时即容易发生牙龃出血。 (六)牙龈炎 牙龈变红和水肿是此病的特点。牙齿之间的牙龈肿胀,轻微损伤就容易出血。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有白发性出血和牙龈剧烈疼痛,患者可能无法进食。牙龈破溃口可出现特征性的灰黄色假膜。口臭是其典型表现,并可能伴有头痛、倦怠、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 (七)血友病 口腔可多处出血,尤其是牙龈。轻度血友病易导致血肿、鼻出血、牙龈出血、小手术术中出血延长,甚至可达术后8天。中度血友病更易发生频繁出血.偶尔为关节出血,并可导致肿胀和疼痛。重度血友病轻微损伤后即出现严重出血,可能导致巨大的皮下和肌肉内血肿。关节和服肉内出血可导致疼痛、肿胀、严重压痛甚至永久畸形。神经周围出血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疼痛、麻木和肌内萎缩。出血过后可能有贫血发热。严重失血可能导致侏克和死亡。 (八)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牙龈红色或紫色的蜘蛛样出血,压迫后可变白,伴自发性出血。可能发生在嘴唇、口腔黏膜、上腭、脸、耳朵、头皮、手、胳膊、脚及指甲下。鼻出血通常发生早,且难以控制。可能出现咯血和消化道出血。 (九)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在这种罕见的疾病,患者经常出现自发的严重牙龈出血。血肿、瘀斑和鼻出血也很常见。也可能会发生消化道出血(如呕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如局灶性神经异常)。 (十)白血病 牙龈出血是急性单棱细胞、淋巴细胞或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迹象,通常表现为频繁牙龈出血伴有牙龈肿胀、坏死、瘀斑。牙龈柔软有触痛,出现蓝色光泽。急性白血病患者造成严重的高热、出血倾向(如鼻出血和经期延长)。也可能会导致呼稷困难、心动过速、心悸、腹部疼痛或骨痛。晚期表现为糊涂、头痛,呕吐、痉挛、视盘水肿和颈项强直。 慢性白血病通常不知不觉,出血倾向不太严重。其他影响可能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低热、畏寒、皮疹、脾大、扁横体和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有贫血表现.如疲劳、脸色苍白。 (十一)类天疱疮(良性黏膜) 类天疱疮最常见于40~50岁的妇女,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会导致深厚的牙龈损伤、脱皮,然后容易流血。愈合后形成广泛的瘢痕,牙龈几个月都保持红色。病变也可出现在口腔黏膜的其他地方、结膜,较少见于皮肤。次级纤维束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失明。 (十二)牙周疾病 咀嚼、刷牙或牙龋探查后常会出现牙龈出血,但也可能是自发的。作为填充袋分开牙龈和骨骼,有时也可出现溢脓。其他症状包括口臭、面部疼痛、牙齿松动、牙结石和牙菌斑。 (十三)恶性贫血 这种疾病时牙龈出血和舌头疼痛使得吃东西变得非常痛苦,其他症状包括乏力和麻木。患者的嘴唇,牙龈和舌头苍白,结膜和皮肤有黄染。其他表现常较普遍,胃肠道异常,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肠道和膀胱习惯的改变、性格变化、共济失调、耳鸣、呼吸困难和室性心动过速。 (十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患有这种疾病时,牙龈肿胀,即使受到轻微剖伤都会渗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侵袭口腔黏膜,尤其是牙龈和舌呈深紫红色。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呼吸困难,头晕、疲劳、感觉异常、耳鸣、复视或视物模糊、水源性瘙痒症、上腹不适、体重减轻、血压上升、红色发绀、瘀斑及肝脾肿大。 (十五)化脓性肉芽肿 化脓性肉芽肿常累及牙龈、唇、舌和颊黏膜.这种肉芽肿可能出现溃烂及自发或轻微创伤后出血。病灶底部带蒂但有平滑或突起的表面。 (十六)血小板无力症(家族性) 这种遗传性疾病导致自发性口腔出血,尤其是牙龈出血。患者也常出现紫癜、鼻出血、关节积血及呕血和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十七)血小板减少症 患病时常出现牙龈出血,即使轻微损伤也会有较大出血。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口腔内出现血疱,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及血尿。最终出现倦怠、疲劳,虚弱、嗜睡等表现。 (十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 本病常表现为明显的牙龈出血。其典型表现小至皮肤瘀点,大至大量出血。轻微挫伤亦出现皮肤瘀斑、口腔黏膜瘀点,井可能会出现黑便、鼻出血或血尿。 (十九)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 这种疾病常导致牙龈肿胀,呈海绵状且易出血。牙龈呈红色或紫色。牙齿松动,牙周可能充满血凝块。其他症状包括肌肉和关节疼痛、瘀点、瘀斑、甲下线状出血及眼底出血。伴随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口干、面色苍白、乏力、嗜睡、失眠和抑郁、歇斯底里等心理障碍。 (二十)维生素K缺乏症 刷牙时牙龈出血常为首发症状。还可能出现其他部位出血如瘀斑、鼻出血以及血尿。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和黑便;颅内出血还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 (二十一)其他病因 l.化学刺激物职业性接触苯可能会刺激牙龈,导致出血。其他可能出现的异常包括肢体无力及感觉异常。 2.药物华法林和肝素会影响凝血,可能导致持久性牙龈出血。滥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影响血小板,导致牙龈出血。疼痛牙齿周围阿司匹林溶解可能出现“阿司匹林烧伤”,造成局部牙龈出血。
诊断
牙龈出血的诊断牙龈出血是否新发或曾经出现过,何时开始出血,是否连续性或间歇的,自发的还是患者刷牙时或剧牙时出现,如果允许的话让患者指出出血部位。 注意患者或其任何家庭成员有无出血倾向,例如,询问是否容易擦伤和经常流鼻血。拨牙后是否容易出血,是否有肝脏或脾脏病病史,下一步检查患者的牙科病历。了解刷牙或剧牙的频率,向牙医了解患者使用什么样的牙刷和牙线。最近是否在看牙医,评估营养状况,询问患者的日常饮食及酒精摄入情况。最后,注意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任何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接下来。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如果患者戴假牙,摘掉假牙。检查牙龈,以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牙龈靠近牙齿的边缘部分通常是粉色带有纹路的。检查是否有炎症,牙龈周围有没有肿胀、回缩、肥厚、变色与牙龈增生。注意有无牙龈腐烂、变色,牙齿异物,如食物,及有无牙齿缺失。
治疗
牙龈出血的治疗紧急干预 如果发现大量自发性口腔出血,迅速检查患者的气道,注意有无休克表现,如室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吸痰.直接压迫出血部位。随时准备气管捕管,建立静脉通路,抽血,以便进行诊断评价。 注意事项 准备为患者诊断性检查,例如血液检验或面部x线检查。如有必要,需为其准备全血或成分血制品(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口腔护理时应避免使用可能烧灼损失牙龈的柠檬甘油拭子。 对于新生儿,牙龈出血可能由于缺乏正常的肠道菌群或母体营养不足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对于喝牛奶却没有额外补充维生素的婴儿,牙龈出血则可能由于缺乏维生素C。 鼓励家长早期教导孩子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在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就应该养成每天早起和晚睡前刷牙的习惯。当孩子的乳牙长齐时就应该定期接受牙科检查。 没有牙齿的老年人反复出现牙龈创伤和出血可能由于使用假牙。 患者咨询 教导患者正确护理口腔和牙龈,包括使用软毛牙刷及正确的刷牙方法。还要告诉那些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肝硬化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慢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牙龈出血表明疾病情况恶化,需要立即就医。
预防
牙龈出血的预防一、预防 牙龈出血的预防方法 预防牙龈出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如果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有大量牙垢、牙石导致的刺激出血(这种情况最常见),可到口腔科请医生清洁牙齿,去除牙垢、牙石(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刮治),并口服抗生素1周,牙龈炎症会很快消除,出血也就随之停止。一般来讲,就是不发生牙龈出血,也应半年到一年洗牙1次。 ⑵如果是由于残根、残冠引起的牙龈出血,应拔除残冠、残根,以后镶假牙;如果是制作不良的牙套或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出血,应重新制作牙套或重补牙。 ⑶女性月经期、妊娠期要有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通常在经期及妊娠期过后,牙龈出血就可明显减轻。 ⑷选用新型保健牙刷,避免用力横刷牙齿,采用竖刷法,以防刺激牙龈造成出血。 ⑸遇有原因不明的大范围自发性牙龈出血时,医院检查,以便确定其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隐蔽的血液病。要高度注意,多方面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二、饮食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无刺激性的食物; 2.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燥热性的食物; 2.忌吃粗纤维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