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寿,勤刷牙,50万国人新研究经常不刷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7086985.html

“爸,都跟你说多少次了,每天早晚都要刷牙,不然口腔中会滋生很多细菌,身体会得病的!”。

43岁的李先生,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劝说自己71岁的父亲,想让他养成每天勤刷牙的生活习惯。

可这次,李先生的父亲却依旧执拗着不为所动,总是反驳说:“想当年,还没有你的时候,家里穷得连肉都吃不起,哪里有条件刷牙?这么多年过去,我这身体不还是好好的?再说,我实在受不了刷牙时吃一嘴的泡沫,粘嘴不说,味道还刺鼻!”。

每每到此,李先生总是搬出一大堆医生、专家的话,比如经常不刷牙容易患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甚至还会患癌,寿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等等。

但即便如此,也仍然说服不了对刷牙极为排斥的父亲,甚至还遭到了来自父亲的质疑:“不刷牙,怎么可能会扯出一堆的疾病,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骗我!”。

那李先生口中提到的,关于经常不刷牙带来的危害,到底是真是假呢?

一、还不好好刷牙?口腔不健康会短寿!

1、研究显示,不好好刷牙,会显著增加慢性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

近日,国内的一项涉及50万人的研究显示,与很少刷牙的人群相比,经常刷牙的人,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全因死亡风险也更低。

也就是说,经常不刷牙,会有害身体健康,其中不单单包括牙齿、口腔健康,还包括心脑血管健康。

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口腔不卫生、不健康,会滋生大量细菌,体内的细菌含量增加,身体的各项器官就容易受到感染,引发炎症。而炎症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如脑卒中、脑出血、心脏病等。

不仅如此,不经常刷牙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升高。

研究人员发现,牙龈出现问题,或牙齿出现疾病的人,如牙周炎、牙齿缺失等,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其背后的发生机制同样与口腔疾病引发的慢性或全身炎症有关。而炎症会使得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出现异常,造成大量血糖堆积,从而发展为糖尿病。

另外,肺部健康也会受口腔疾病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口腔出现疾病的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风险也会升高,风险指数增加了12%。

整体而言,经常不刷牙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所有死因的死亡率)增加了25%。

2、哈佛研究,口腔不健康,会增加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病风险!

哈佛大学的学者,花费了20年的时间,对15万人进行了随访调查,在此期间,有人患上了食道癌,人患上了胃癌。

在患癌的人群中,出现牙龈疾病、牙齿缺失的占大多数。同时,研究者发现,口腔中的一些细菌,如福赛斯坦纳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与食道癌有很大的关系,而口腔不卫生及牙龈疾病等产生的细菌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众所周知,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维护口腔健康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刷牙能去除口腔中的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从而保护口腔中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

但是,若生活中因为懒惰,或陷入了刷牙的误区,长此以往,就会危害口腔健康,进而就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疾病,甚至是癌症!

二、不良口腔健康,与肝胆癌有着密切关系!

研究已经表明,口腔不健康的人群,患上肝胆癌的风险将增加75%。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评估,记录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比如,是否出现了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或牙齿疾病。并应用特定的模型,分析口腔健康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历时6年之久,在此期间,研究人员一直对这些参与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口腔健康问题,与胃肠道癌症之间的联系比较弱,但却与肝胆癌有着显著的关联。

研究人员观察到,在出现口腔疾病的参与者中,患上肝胆癌的的癌症患者明显更多,尤其是肝癌中的肝细胞癌,患癌风险增加的占比高达75%。

那为何,口腔出现健康问题,会更容易诱发肝癌的发生呢?

对此,研究人员有两种猜测。第一种是,肝脏作为人体中的一个解毒器官,能帮助消除体内的细菌,但是当肝脏出现了各种病变,如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会由此下降,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将被减弱。

这时,口腔中的细菌就容易“肆无忌惮”,不断繁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会通过血液进入肝脏,进而对肝脏带来更大的损伤,加重肝脏病变程度,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第二种猜测是,研究中出现口腔问题的参与者,大多是生活中饮食不合理、吸烟喝酒、超重或肥胖的人群。而正是这些不合理的生活因素,才使得他们出现了口腔疾病。而口腔出现了问题,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生活饮食,使得机体从饮食中获取的营养少之又少,最终影响自身患肝癌的风险。

不过以上两种说法都只是猜测,其背后的具体发生机制,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不好好刷牙,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这是已经得到研究证实的!

三、你刷牙的姿势真的对吗?以下6个误区要避开!

刷牙其实是一种技术活,不是随便刷几下就可以的,要讲求正确的方式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刷牙误区,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误区一:刷牙时间太短!

生活中,一些人为了赶时间,没有耐心把时间浪费在刷牙这样的小事上,就非常快速的结束。但其实,刷牙时间过短的话,根本就无法有效清除牙齿上的牙菌斑、食物残渣等,不足以全面清洁口腔、牙齿。每一次刷牙,不论是早上还是晚上,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最好耐着性子,刷够3分钟。

误区二:将牙膏或牙刷润湿之后,再刷牙!

不少人认为刷牙前,润湿牙膏或牙刷,能快速摩擦出很多泡沫,清洁力更强。但其实,这样的刷牙方式并不可取。将不沾水的牙膏放在牙齿上,轻轻地摩擦,慢慢地刷出泡沫,清洁效果更佳。

误区三:用冷水或热水刷牙!

刷牙时,不论是用冷水还是热水,对牙齿都不好,最好用温水。牙神经对温度非常敏感,长期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刷牙,牙龈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从而引发牙周病、牙龈出血、小血管痉挛等。

误区四:刷头大,刷得干净!

在选择牙刷时,部分人喜欢选用“大牙刷”,这样在刷牙时接触到的牙齿面积更广,既省时又省力。

但事实上,刷头大的牙刷,可谓“中看不中用”。由于刷头太大,放入口腔中,就比较拥挤,不灵活,很难清洁到口腔的各个角落。所以,选择牙刷时,尽量选择适合自己口腔大小的,这样才能把牙刷到位。

误区五:刷牙后马上漱口

在刷完牙之后,你是不是会立马再喝口水,将口中的泡沫涂掉,直到干净为止?

但事实证明,口腔中,留一点牙膏的泡沫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保持牙齿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英国研究发现,牙膏中大都含有氯化物,它是牙膏中唯一最重要的成分,能极大改善口腔健康。如果刷牙后,立马用水漱口,会使得氯化物还没有发挥作用,就被排除了口腔。因此,专家建议,刷牙时,不用马上用水漱口,把多余的泡沫吐掉,轻轻漱口即可。

误区六:吃完饭后,马上刷牙

刷牙的确可以清除牙菌斑,但是并不能根除。因为,人体口腔中的细菌会不间断繁殖,在刷牙之后的数小时之内,牙菌斑会重新附着在牙齿表面。

餐后马上刷牙确实可以帮助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牙垢,但是却不可长期如此,否则会让牙齿过敏的发生率增高。

而且,人在吃饭之后,尤其是在刚喝完可乐,或吃完水果之后,口腔中的唾液会分泌出现大量的酸性物质,会破坏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使得牙齿变得异常敏感,咬硬物或是吃了冷食或热食之后,牙齿会出现酸痛感。

如果吃过饭之后马上刷牙,相当于对牙釉质造成了二次伤害,加重对其的磨耗和损伤。因此,如果想刷牙,建议在饭后立即漱口,并等待10到20分钟再刷牙。

延伸阅读:世界标准巴氏刷牙法,带你开启正确的刷牙姿势!

巴氏刷牙法,又被称为水平颤动法,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一种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

刷牙时,尽量选用质地柔软的牙刷,将牙刷贴于牙齿表面,刷毛与牙体长轴呈45度左右的夹角,轻轻加压使牙刷的刷毛深入到龈沟内,做短距离水平颤动拂刷4~5次,并配合向冠方拂刷。

颤动时的牙刷一般一次可以刷到2~3颗牙,颤动幅度在1毫米左右。刷完一组牙之后再刷另一组牙,要有所叠加。

刷完所有牙齿的唇颊舌腭侧,刷毛置于咬合面,轻轻加压使刷毛进入点隙裂沟内,做颤动拂刷。

温馨提示

口腔不健康,带来的危害不只局限于口腔,从长远来看,全身健康也会受到损害,包括心脏、血管、大脑、肺部、肝胆等身体器官的健康。

数据调查显示,高糖的摄入、口腔不卫生、饮酒、吸烟、嚼槟榔等,是引发口腔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生活中,尽量少接触以上危险因素,保护口腔健康,让自己更长寿!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ssykj.com/jbzd/14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