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4岁以下,唾液腺和吞咽功能都发育不完整,出现流口水的症状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因为长时间反复流口水,导致皮肤充血,食欲下降,但没有其他不适症状的话,排除疾病,如口腔溃疡、口腔疱疹、牙龈炎、扁桃体炎、等导致外,即可认为他是生理性流口水。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慢慢减轻或消失。
也可能是宝宝消化不良,消化功能减弱,这时候需要注意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和营养均衡。如果没有感染症状则无需使用药物治疗。
“脾之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通路,脾胃积热,廉泉不能制约,或脾胃虚寒,不能收摄津液,均可致流涎不止。”
(一)、脾胃湿热型
1、证候:主要表现为口角流涎,涎液稠黏,甚则口角赤烂,小便短赤,大便臭秽或燥结,面赤唇红,舌质红,苔黄厚,脉浮数。
2、治法:以清热泻脾为治。
(二)、脾胃虚寒型
1、证候:主要表现为口角流涎,涎液清稀,纳食减少,小便清长,大便正常或溏薄,面白唇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以温中健脾为治。
01摄涎饼
原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面粉适量。
做法: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人碾槽内研成细未: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未同面粉、白糖和匀,加人生姜汁、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个,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个,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但口腔溃病所致的流涎者忌服。
02白果芡实莲子羹
原料:白果、芡实、莲子各10克,白糖、淀粉各少许。
做法:将中药焙干后研为细末,人锅加水煮沸,加淀粉和白糖拌匀成羹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连服1周。
功效:健脾益气、固涩止涎,可用于治疗小儿流涎。
03白术糖
原料:生白术30~60克,白糖50克。
做法:先将生白术晒千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白糖和匀,加适量水,调拌成糊状,放人碗内,隔水蒸或置电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2~3次,趁温热时服用,连服7~10天。
04姜糖神曲茶
原料:生姜2片,神曲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神曲、白糖同放锅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用或每日饮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消积,适用于小儿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