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是局限在牙龈部位的疾病,常见的为边缘性龈炎和肥大性龈炎。病因主要是口腔不清洁、菌斑与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等局部因素刺激,某些全身因素如内分泌紊乱、维生素C缺乏、营养障碍、系统性疾病也可引起或加重牙龈炎,口呼吸常是前牙增生性牙龈炎的重要因素。以儿童与青少年较为普遍。牙龈炎属中医学牙痛范畴,是口腔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引起牙痛的原因很多,但临床辨证大致可分为风热牙痛、胃火牙痛及虚火牙痛等类型。有哪些症状?1,边缘性龈炎:病变局限于牙龈边缘,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牙龈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当受到刷牙、咀嚼等局部刺激时可出血。检查时可见牙垢与牙石沉积,牙龈边缘龈乳头充血,肿胀发亮,呈紫红或深红色,质地松软,点彩消失。2.增生牙龈炎:前牙唇侧龈好发,表现为牙龈肿胀,增生肥大,质地松软,颜色暗红,触之易出血,病程较久者纤维组织增生较多则颜色粉红或苍白,质地坚硬,增生性牙龈炎可覆盖牙面形成假性牙周袋。孕妇的牙龈容易出血、肿大,称为妊娠性龈炎,妊娠终止后多可白行消退。基本方一生石膏30克,黄芩12克,紫花地丁15克,生地20克,玄参12克,大黄6克。加减法1.热甚,可加山栀子9克,黄连6克,板蓝根9克;2.肿甚,可加连翘9克,生薏苡仁9克,天花粉9克;3.肿甚有脓,可加漏芦9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4.出血明显,可加白茅根9克,生槐米6克,旱莲草9克,藕节10克。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方二清热养阴用黄柏,知母夏枯忍冬藤,茯苓丹皮天花粉,败酱甘草生地黄。川黄柏12克,知母12克,夏枯草20克,败酱草20克,忍冬藤20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黄8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清热养阴,解毒消肿。方用夏枯草、败酱草、忍冬藤清热解毒;丹皮、生地黄、天花粉养阴清热;黄柏、知母清热养阴;茯苓渗湿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养阴,解毒消肿之功。牙龈炎。方三基本方:生蒲黄12克、五灵脂10克、丹参18克、鸡血藤18克、当归12克、生黄芪20克、山楂12克、白茅根20克加减法1.血虚加熟地12克、白芍15克;2.气阴两虚加麦冬12克、太子参15克、生地15克、杞子12克;3.阳虚加炮姜10克、肉桂6克水煎服牙龈炎,顽固性牙龈出血活血化瘀法经研究证实对瘀血而引起的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奚氏根据本病出血牙龈之色紫暗为依据,重在活血化瘀,宣通经脉气血,同时又考虑到本病的病程较长,而活血化瘀药易耗气伤血,故合用当归等补气生血,以图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祛邪,并又佐入了凉血止血的白茅根加强止血之功。有哪些单验方?1.鲜野蔷薇块根50-克,洗净切片,加水浓煎,去渣取液毫升,2小时后分次服完。2.生石膏30克,鲜生地12克,丹皮10克,黄连9克,水煎服,每日1剂。3.万年青根10克,切成薄片,每取1片含患牙处,涎水漱口勿咽,每次15分钟,每日3次。特别提示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牙周健康。2.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按摩牙龈并防止菌斑滞留,对健康牙列,每年做2次牙龈清洁、牙周刮治最为理想。3.预防保健:每日揩齿、叩齿,早晚用手指或牙刷按摩牙槽2-3分钟,对合叩齿30-50下,使龈肉血运通畅,齿自牢固。
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有据可考,都是经过无数临床验证而来。然而中医博大精深,方药只是一方面,还需四诊合参才能更为准确。万不可照搬照用,还需诊断才能更为准确。
秘方千例精中选优,大病小病号中求解。
偏方奇效古今传用,疑难杂症奇方妙治。
觉得本文不错,请给个小小赞哦!
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