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体检报告上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变得紧张焦虑,那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一起来看↓
肿瘤标志物
身体中特别的“信号分子”
肿瘤标志物,学术上通常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异常产生/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等等。
它们在体内的含量或结构异常,可能提示我们身体某些地方出了问题,部分情况下和癌症存在关联。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afp)常被用于检测肝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常被用于检测前列腺癌。但实际上即便得了肿瘤,也并不能保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是高的。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关肿瘤。
比如在肝癌病人中,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阳性率仅为79%~90%,1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指标正常或只有轻度升高。
肿瘤细胞在体内发展初期,很难被检测到,只有当肿瘤细胞分泌出来蛋白分子,我们才能在血液里检测到,这个“时间差”可能有三四个月。
肿瘤标志物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们在癌症的辅助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它们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比如化疗是否有效,肿瘤是否在缩小;最后肿瘤标志物还能在病人治疗后的随访中,充当“警察”的角色,监控癌症是否有复发的迹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们有时会发出“误报”——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还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主要通过临床影像检查,要找到肿瘤存在的客观依据才能确诊。
肿瘤标志物
不一定就是癌症作祟
没有肿瘤的人,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升高。特别当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时,可能是体内存在一些非肿瘤性的其他疾病。
炎症和感染会导致肿瘤标志物暂时升高,甚至某些正常情况也有可能出现升高。包括一次普通的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甚至是牙龈炎,都可能让这些标志物“跳高”。比如甲胎蛋白(afp)升高,可能意味着肝炎而不是肝癌。此外,长期吸烟者的癌胚抗原(cea)水平通常比不吸烟者高。饮酒过多的人,铁蛋白(sf)也会升高。绝经前女性,喝咖啡有可能导致ca升高。月经期、妊娠早期血清ca可增高;妊娠期cea可轻度升高,afp明显升高。
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等于患癌,肿瘤标志物升高只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而正确的应对方式很重要。
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
应该怎么办?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紧张焦虑,也不要盲目检查,擅自用药。若是轻度升高,可以调整好自身的状态,禁烟禁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间隔1~2周酌情复查,如复查结果正常,则基本可认为很可能是不良习惯生活方式之类的非医学原因引起的升高。
若复查结果较前变化不大,允许上下小幅波动,可继续监控,定期复查,建议每隔2~6个月左右,后续可逐渐拉长至年度复查,动态观察其变化情况。
若复查结果较之前进一步明显升高,或者后续多次复查结果进行性升高,或者单次就出现了明显升高,达到正常值的数倍,此时建议到专科就诊,根据医生的建议安排进一步检查。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波动。建议大家理性地面对体检结果,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健康。
编辑:李玲
资料:科普中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