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病治疗莫入误区


牙病治疗莫入误区

  不少准妈妈在出现牙齿医院诊治,反而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孕期的任何治疗都会影响到腹中胎儿。专家告诫已患牙病的准妈妈们,一旦出现口腔问题,讳疾忌医或应对措施不当,导致的后果可能比牙病本身更严重。

误区一:怀孕前没有口腔问题则怀孕期间也不会有事。

  妊娠期的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全身会起一系列的变化,最常见的即表现为妊娠反应,如爱吃酸甜的零食,少吃多餐,加上恶心呕吐,往往很难坚持每次餐后都刷牙。因此,本来孕前没有龋病或炎症的妇女,这时候也会患龋病、炎症。

 误区二:孕期刷牙容易引起出血,用漱口代替也可以清洁口腔。

  这是错误的,因为漱口只能将口内大块的食物残渣漱掉,但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包括食物残渣、细菌及其分泌物)一定要靠刷牙才能清除干净。

 误区三:怀孕时一定会坏牙。

  这也是一种错误观念。有些人也会因此而任由牙齿蛀虫。其实,怀孕不一定会坏牙,而是因为怀孕时,许多孕妇由于口味改变而喜吃酸甜零食及其他淀粉食品,口腔卫生却未加强,并且因一刷牙就会呕吐,很容易停止或荒废刷牙。胃酸滞留口中,或常喜欢吃酸性食物,致使唾液PH值改变,也是造成孕妇容易蛀牙的原因。

 误区四:怀孕期间有了牙病只能听之任之。

  孕期牙病一定要及早就医,否则可能因拖延治疗而出现全身症状。一般而言,怀孕前期(前三个月孕期)若非紧急状况,不建议进行牙科治疗;孕中期(第四至六个月)若一定要治疗牙齿,可选择此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怀孕后期(后三个月孕期)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牙科治疗(如拔牙等)。

 误区五:治疗牙病的药物一定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牙科药物许多是局部用药,对孕妇是安全的。有人担心检查时照射X光会影响到胎儿,其实牙科放射线检查的剂量都很小,且远离下腹部,应该都在安全范围内,若因急诊需照射X光时,应听从医生安排并做好防护措施。当然,如果不是急需,还是应尽量避免此类检查。

 妊娠期龈炎能治愈吗

  牙周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成人,但妊娠期妇女更易患妊娠期牙龈炎,因此应引起孕妇的注意。

  妊娠期妇女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使原有牙龈炎症加重,出现牙龈肿胀,称为“妊娠期龈炎”,重者可形成瘤样改变,称为“妊娠期龈瘤”。一般是妊娠2个月开始出现,8个月达到高峰,分娩2个月后可恢复妊娠前水平。最主要的防治方法保持口腔健康,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除非较大的妊娠龈瘤可手术切除,在妊娠4~6个月是口腔治疗的安全期。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ssykj.com/jbtz/9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