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这个时候特别适合泡脚,冬季泡脚,胜过补药。且看小编为您介绍冬季泡脚的八个泡脚方法。
01花椒泡脚
功效:花椒能祛除湿寒,扶助阳气,利气行水。另外,花椒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用花椒煎汤泡脚能增强对流感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做法:用花椒煎汤泡洗。每晚睡前先将双脚洗净,再用此汤泡脚,最好是按摩脚部,对全脚部面进行揉搓按摩,可有效刺激脚部穴位,起到很好的保健防病作用。
注意:花椒泡脚不宜长期连续进行,感觉原来的病症消失,就应该停止几天,等出现不足症状时再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中医古籍中说的“乏气”和“火自水中生”等现象。
02艾叶泡脚
功效:艾叶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实火有关的疾病。
做法: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
注意: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
03热水泡脚
功效:用热水泡脚,对身体很有好处,特别是在冬天。中医有一个说法,叫作“风寒从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
做法:每晚用40℃至50℃的水泡脚15分钟。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可再加入热水,使人对温度能慢慢适应,不应一次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注意:睡前用热水泡脚特别适合寒症,如平素怕冷、手足凉,伴有慢性腹泄、痛经、冠心病、小便困难等病症。
04醋水泡脚
功效:经常用醋泡脚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改善手脚冰凉情况。长期坚持用醋泡脚,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对于身体的强壮与抵抗能力的增强都有改善作用。
做法:每晚睡前将毫升6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倒入盆中,加食醋毫升浸泡双脚,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20分钟即可。
注意: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食醋泡脚能够治疗脚气病,但是一定要在脚部没有伤口的时候进行泡脚,避免出现不好的情况哦!
05生姜泡脚
功效:生姜泡脚也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以此来预防感冒。生姜泡脚可以促进末梢神经血管循环,散寒止痛,尤其对痛经、关节痛会有一定的改善,此外还可以改善风湿关节疼痛。
做法: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注意:在风寒感冒初期也可以泡泡脚,出出汗来排毒。但是风热性感冒就不宜。
06盐水泡脚
功效:盐水泡脚可以治脚气。盐水泡脚可以清洁脚部,因为食盐的杀毒除菌功效使得盐水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
做法:一般在半盆热水中加半调羹盐,水温可稍高一些。
注意:脚部如有伤口,盐水洗脚应暂缓进行。
07红花泡脚
功效: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做法:取红花10-15克,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注意:中药泡脚不要用金属盆和塑料盆,否则药液有效成分会损失。皮肤有新的破损、伤口时要暂停使用中药泡脚。
08桂皮泡脚
功效:桂皮即桂树的树皮,又称肉桂,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也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有温肾的作用,用桂皮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做法: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煮后泡脚。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注意:食欲不振,整天感到腹胀口淡,爱打嗝,有时甚至有作呕的感觉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桂皮泡脚。尤其是在冬季,这样更可以达到明显的效果,所以这点大家应该注意了,平时生活中应该经常使用桂皮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