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口腔保健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表明,孕妇患有牙周疾病可能会导致婴儿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孕妇钙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牙齿发育。因此,孕妇的口腔健康水平,全身健康和营养状况,对胎儿、婴儿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并且,妇女一旦怀孕,如果在怀孕早期和晚期接受复杂的口腔治疗,会因为紧张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因此,孕妇应更加注意保洁与爱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了解孕妇造成口腔卫生问题的原因1、妊娠期内分泌的改变,口腔软组织容易发生炎症,使口腔不洁。2、妊娠和妊娠性呕吐的影响,使唾液pH稍有下降。3、妊娠期饮食和间食的摄取次数和数量均有增加,以及偏食等。4、因为妊娠期,体力下降身体活动减少,日常生活不规则而放松口腔卫生。5、妊娠早期与后期,由于存在流产的危险,而不愿意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使病变加重,口腔卫生状况更差。注意饮食,保持膳食平衡孕妇营养缺乏不仅影响自身口腔健康,还会直接影响胎儿牙齿生长发育。所以,孕妇膳食应使热量适宜,营养素之间比例恰当,同时供给富含各种营养素与无机物的食物。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最佳时期有研究指出,孕期因为体内激素及血液循环变化的原因,牙龈容易肿胀受伤,加上牙齿松动,细菌容易潜藏在牙缝中,因此比一般人更容易患有牙齿疾患。但在怀孕早期和晚期,治疗牙病要慎重,因为治疗的刺激有可能引起流产或早产。因此,最佳治疗时间是怀孕中期(4—6个月),孕妇和胎儿的状况相对稳定,可在专业医生帮助下进行一般的龋齿治疗或洁齿。妊娠各期的口腔保健指导1、妊娠初期(1—3个月):合理膳食、平衡饮食对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因此,妊娠1—2月时应当摄取优质的蛋白质和足够的钙、磷和维生素A等,否则将影响乳牙今后的抗龋力。2、妊娠中期(4—6个月):加强对无机盐、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摄取指导。3、妊娠后期(7—9个月):继续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物质。孕妇在治疗牙病应注意的问题1、怀孕后头3个月和最后3个月不能拔牙:怀孕初期拔牙易诱发流产:怀孕晚期拔牙易发生早产。2、怀孕前应治疗牙病:据估计,30%的孕妇有牙疼、牙龈出血等牙科并发症。如果怀孕之前治牙病,怀孕期间就不会遭受牙病之苦了。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孕期和产后更应坚持刷牙、漱口。怀孕时,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发生改变,会使牙龈易感性增强,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等。孕妇和产妇进食次数增多,食物中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若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很容易导致菌斑的堆积,引发口腔疾病。因此,孕妇更应保持正常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漱口、早晚刷牙等。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内容1、有效刷牙,彻底清除菌斑,特别应加强进餐后的口腔卫生。2、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疾病并及时处理,重点做好妊娠期牙龈炎的防治,促进孕妇口腔健康。3、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用药物宜慎重,避免有害因素侵袭,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白颠病治疗的方法有哪些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