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
很多人都遇到过在刷牙时遇到牙龈出血的情况,刷牙究竟为什么会出血呢?这很可能是由牙龈炎导致的。今天小编将结合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的全医学信息平台——ClinicalKey专栏中牙龈炎的内容,和大家一起聚焦牙龈炎、了解一下这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腔疾病。
牙龈炎是什么?
牙龈炎可以理解为牙龈发炎,是牙龈感染细菌后出现的炎症反应。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发红、酸痛、出血和肿胀,一般情况下及时治疗牙龈炎后上述症状可消失,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牙龈炎会恶化进展为牙周病,造成牙齿松动脱落。
健康牙龈与牙龈炎的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牙龈炎?
牙龈炎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口腔和牙齿的清洁护理不到位:牙龈炎的主要原因。
不均衡的饮食:比如摄入过多甜食,形成了利于牙菌斑生长繁殖的口腔环境;水果蔬菜摄入过少等,造成体内维生素C不足等。
药物影响: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主要见于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还有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
妊娠:口腔护理不到位以及内分泌失调均会导致牙龈处毛细血管扩张,发生淤血渗出,加重炎症反应。
青春期或更年期:口腔护理不到位和全身性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患病。
吸烟:一般吸烟者口腔环境较差,会导致牙菌斑的沉积,牙石、软垢增多。
糖尿病: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加重牙龈炎。
口腔和牙齿的清洁护理不到位是牙龈炎的主要原因,而牙菌斑则是罪魁祸首,它是口腔内大量细菌、脱落的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形成的细菌性生物膜,可牢固的附着在牙齿表面。“虫牙”中的“虫”就是指牙菌斑中的细菌,若不及时清洁,牙菌斑、食物残渣、软垢在牙齿上附着沉积,并与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逐渐钙化形成牙石,牙石层层堆积、钙化,便形成了坚硬的牙结石。牙菌斑和牙结石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
牙龈出血了怎么办?
牙龈出血可见于全身性疾病和口腔疾病,因此刷牙出血后就改用止血牙膏、直接对出血视而不见或者整天忧心忡忡都是不可取的,医院就诊,进行血液学检查以及牙齿和牙龈的检查方可判断牙龈出血的原因。
如何预防?
牙龈炎导致的牙龈出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正确刷牙
使用软毛牙刷并控制刷牙的力度,每天早晚仔细刷牙,万万不可暴力刷牙。牙菌斑并不能被水冲去或者漱掉,刷牙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清除牙菌斑,减少牙石的形成。改良巴氏刷牙法可有效地清除牙龈沟内和牙齿表面的菌斑,还不会对牙齿和牙龈造成损伤(具体刷牙方法详见度娘)。
定期洗牙
牙结石形成后,刷牙以及使用牙线均无法清除牙结石,因此需要专业的口腔科医生进行洗牙,最好每年一次(具体的时间间隔需要听医生的建议)。但是对于龈下结石,洗牙就爱莫能助了,需要龈下刮治的方法进行清理。
定期使用牙线
牙线可以剔除牙缝残留物及邻面牙齿上的菌斑,最好每日使用一次,建议在刷牙之前用。
漱口水
漱口水的使用可以减少口腔细菌,抑制牙菌斑的形成。
保持饮食均衡
限制摄入含糖的食物和饮料,不要挑食。
戒烟
使用牙线
正确刷牙
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对过牙龈炎有了更多了解?你是否也被牙龈炎所困扰呢?口腔问题不容忽视哦!
如果你有对抗牙龈炎的小妙招,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爱思唯尔医学苑
及时、深入的医学知识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