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气,你会辨别好坏吗


  人体由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构成。其实除了这些,我们身体里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物质——气。这里的气说的是气体,而不是道家和中医所说的气。对于身体里的气,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去   人体里的气体不但参与新陈代谢,还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某些疾病。专家教你辨别——

人体里的气主要来自呼吸和消化

  人们常用探鼻腔感知呼吸来判断人是否死亡,用“没气了”来形容人的死亡,可见气对我们人体有多重要。

  “人体中无时无刻都有气体的存在,身体里没有气的话,人是没办法存活的。对人来说,空气是必需品。”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超说,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需要空气的参与,没有空气的参与,新陈代谢就没办法进行。

  “人体里的气体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呼吸,二是消化。”王超说。

  来自呼吸的气体主要是外界的空气。呼吸是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实现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吸收空气中对人体有用的氧气,排出无用的二氧化碳。”

  除了呼吸系统外,消化系统也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不过与呼吸不同的是,消化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由进入到人体胃肠道里的各种食物在被消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

体内的气反映人体健康状况

  人体里的气体不但参与新陈代谢,还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某些疾病。

  “如果人体处在健康的状况下,排气也会是正常的,量处在正常范围内,也不会有很重的异味。”他说,健康人不管是呼出的口气,还是肛门排出的气,一般都不会太臭。“如果口气一直很臭,或者放的屁特别多特别臭,或者好多天不放屁,那就提示,你的身体有问题了。”

  相当数量的疾病、不良的或者一些特殊饮食和行为习惯都会导致鼻腔或口腔中呼出的气中带着浓重的臭味。

疾病和不良习惯会导致口臭

  王超表示,疾病是造成口臭的首要因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口腔炎症和口腔疾病。”他告诉记者,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症,或者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分解产生硫化物,散发出腐败的味道,从而产生口臭。

  除了口腔疾病,一些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都有口臭。“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或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大多也有口臭。”王超说。

  除了上述这些疾病外,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导致人的口气奇臭无比。“像吸烟、酗酒、经常吃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或者经常吃榴莲、臭豆腐等有臭味食物的人,也容易发生口臭。”王超说。

  他提醒,如果发现自己长期口臭的,医院检查,积极治疗疾病。“只要疾病痊愈了,口臭一般也会消失。”而有不良习惯的,比如吸烟、酗酒的,则要有意识地摈弃这些习惯。喜欢吃葱、蒜、韭菜、榴莲、臭豆腐之类食品的,适当减少食用的次数,每次食用后通过漱口、嚼茶叶或吃口香糖等方法来清洁口腔,减轻口腔异味。

老放臭屁同样提示健康状况不佳

  王超表示,放屁虽然不雅观,但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而且,屁作为人体消化功能的一种外部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机能状况。

  有调查称,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的人每天放屁次数在6至20次不等,每天放的屁量在至1毫升之间。“不放屁、放屁少,或者放屁特别多特别臭,都提示身体存在问题。”他说。

  不放屁或者放屁次数少,意味着更容易发生胀气、肠胃道疾病。“如果好几天不放屁,也没有大便,还伴有经常腹痛,就要警惕是不是肠道梗阻。”王超说。

  放屁很多很臭,则说明胃肠道产气多。“经常放屁是肠蠕动过快、肠道内气体过多的表现。”他说。

  放屁多且臭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脾胃功能受损,比如有消化道溃疡、胃肠炎等疾病的存在,导致消化功能下降。二是暴饮暴食或进食过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肥肉、黄豆、花生、玉米等,以及暴饮暴食,胃肠道难以承受所致。当人出现消化不良,肠道细菌的发酵速度快,更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排屁。三是大量吃一些容易产气的食物,比如红薯、洋葱、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也会导致排气增加。

  王超建议,如果发现自己好几天不放屁,甚至没有大便,或者长期放屁又多又臭的,医院检查,听听医生的建议。

  “平常在饮食方面注意科学合理,不暴饮暴食,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容易产气的食物少吃一些。”他提醒,如果调整饮食习惯后,排气多的情形仍未改变,医院检查一下,排除疾病。

来源台州晚报









































白癜风医院石家庄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ssykj.com/jbzl/7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