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上海产妇盖棉被‘捂月子’中暑身亡”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中疯传。这已经是上海年的第二起。上一次是春节期间,一名产妇因为在坐月子期间坚决不活动身体,导致肺动脉血栓死亡。
而在去年夏天,医院急诊也收治过一例热射病的产妇。这名39岁的产妇,因此前流产过一次,落下了“怕风怕冷”的毛病。听说,这次坐月子如果注意保暖,能把之前的毛病都“带走”。所以自生产后一直处于“坐月子”的状态。家属说,她独自住在一间卧室,关着门窗,产后坐月子一直开着暖风空调,穿着冬天那种棉的睡衣睡裤,睡觉盖棉被。除了产妇自己,家里人都觉得那房间“热得不能进”。起先开始出现头痛、呕吐的症状,她还当做普通的感冒,喝了水,捂着被子发汗,后来中暑昏厥,医院ICU抢救,险些送命。医院抢救及时,最终转危为安。
产妇产后保养十分重要,但不当的“坐月子”方式可能会对产妇健康产生危害。那么,产后月子到底该怎么“坐”?
坐月子适合中国女性体质
“好好坐月子,否则以后老了就后悔。”在中国,几乎每个产妇都会听到长辈类似的叮嘱。
其实“月子”只是一个通俗概念,它的医学术语叫“产褥期”,一般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至妊娠前状态,一般为6周。
中医认为:坐月子适合中国女性体质。“‘坐月子’并非空穴来风,中医里‘坐月子’之说也非无稽之谈,中国人与西方人体质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用西方人的生活观点套用在中国人身上。”中医名医馆妇科主任医师冯慧丽表示,“坐月子”主要是中国、印度等国家才有的传统,在许多西方国家,并没有产妇“坐月子”的传统,“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对错。中西方人体质不同,中国产妇坐月子,并不是没有道理。”
冯慧丽解释说,产妇产后气血亏虚,易感受风湿寒邪,风寒湿滞留关节、肌肤及脏器表面,气血凝滞易导致产后风湿、产后恶露不尽及产后各种疾病,如腰痛、胃病等,中医提倡产后要坐月子,要捂。
西医也坦言“坐月子”有依据。郭郡解释说,10月怀胎之后,母体的身体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不光是生理系统上有变化,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随着妊娠的过程而改变。普遍认为生完宝宝后的一两个月时间是身体恢复到妊娠前状态的重要时期,这是中国人提倡“坐月子”的原因之一。
月子不是“坐”出来的
根据中国民间的一些“坐月子”习俗,产妇在生完小孩的一个月内要“闭门不出,坐床不起”。
“这是大家理解有误区,中医中所说的‘坐月子’可不是‘坐’出来的。”冯慧丽说,在中医理论中,绝对没有关于产妇在“坐月子”期间“闭门不出,坐床不起”这样的说法,相反的,对于顺产产妇,医生提倡生完小孩尽早下床走动,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有助于产妇体内淤血的排除,肠胃蠕动,帮助身体机能的恢复。”
其实无论中西医,都提倡科学坐月子。对于夏季产妇“坐月子”,专家们建议产后头三天,新生儿所需母乳量不多,产妇可以不用吃得太多,可以适当喝一些鲫鱼汤促进体内淤血排除,随着时间的增加,孩子所需的母乳量增多,可增加营养。“一般而言,一天两个鸡蛋,能够满足产妇对蛋白质的需求”。
“平时在家里,要注意通风散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冯慧丽表示,夏季天气炎热,不宜穿得太厚,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下地走动,进行适当锻炼,“对于奶水不够的妈妈,可以多吃一些流质食物。”
坐月子无需太多“清规戒律”
在中国传统的“坐月子”文化中,夹杂很多“清规戒律”,比如忌口,忌洗澡,忌洗头等等,而西方人在“产褥期”并没有这种讲究,甚至是与之相反的。
清规戒律的形成可能与过去的生活条件艰苦有关,比如以前洗澡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没有空调,洗澡、洗头无法及时保暖,很容易造成产妇感冒。在妇产科医生看来,这些“清规戒律”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老一辈口中的“清规戒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抛弃。“不仅年轻的父母,现在当外婆和奶奶的,也开始更理性地对待这些‘清规戒律’了。”郭郡认为,坐月子传统不可弃,但要讲究科学坐月子。“比如,产褥期是6—8周左右,恶露才会完全消失,产妇的子宫恢复到孕前大小。值得注意的是,产后6周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子宫脱垂。”
专家还强调,产妇从产后第3天开始,就可以练习产后操,加强盆底肌肉训练和腹肌运动。等坐完“月子”(42天)身体恢复后还可多游泳,有针对性地锻炼腹部肌肉。
给老观念纠错
产妇不能吹空调?可以吹,避免对着风口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吴江平主任表示,夏天坐月子应避免因室内温度过高,而出现高热等产褥中暑现象。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应适当使用空调降温,但是不能对着风口吹,空调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6℃以上。有很多产妇,一生完孩子就戴着毛线帽,这一方面会导致帽子里的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去,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另一方面,有些孕妇戴得太热,有时会拿下帽子散热,这样在空调房里一冷一热,反而更加容易引起感冒。
坐月子不能洗澡?不洗澡皮肤易发炎,伤口还会感染
老人说,“坐月子”忌风忌水,这些说法同样缺乏科学依据。旧时洗浴条件较差,寒冷的天气洗一次头也不容易干,反而容易受凉。但现在条件好了,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月子期洗澡会导致产妇后遗症。坐月子期间产妇的汗腺分泌活跃,如果不洗头洗澡,皮肤得不到清理,会导致细菌滋生,甚至可能造成产褥感染,而产褥感染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吴江平主任医师介绍,一般产后3至7天便可在温水中进行淋浴。剖腹产的妈妈,要2周后才能洗澡。
坐月子忌动?不下床,容易形成血栓
“坐月子”一般忌动,不准产妇到处乱走甚至鼓励整日呆在床上,这其实会给产妇带来很多风险。在临床上,顺产的产妇在产后6小时,必定会被护士鼓励起床活动,“我们这里的顺产产妇,通常两小时左右就能下床活动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刘彩丽说,产褥期应当有适量活动,最好坚持做产后的健身操。
四肢缺乏适量活动,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产后女性由于子宫恢复和伤口愈合的需要,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本身就处于活跃状态,这更促进了血液的凝集。而血栓一旦形成,造成脱落的话,最极端的后果可能直接导致产妇猝死。
另外,终日卧床会导致尿液潴留和便秘。另外,产后几天内女性会食欲减退,而适度活动则会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
坐月子不能刷牙?不注重口腔卫生会患牙龈炎
南京妇幼保健院就曾经遇到过,听老人的话,产后三个月没刷牙,结果牙龈肿如鸽蛋的产妇。专家说,产后不能刷牙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产妇“坐月子”期间,进食次数较多,吃的东西也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内细菌繁殖,发生口腔疾病。产妇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
中国民间俗称的“月子”在医学上指的是产褥期,主要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大概需要六周。中国产妇坐月子的原因,多是来自于传统观念影响,比如不好好坐月子会“落下病”,但专家指出,很多时候,坐月子才是“落下病”的原因。
西方人没有“坐月子”的观念
生完孩子都要坐月子,很多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错了!实际上,中西方产妇坐月子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今年5月,英国凯特王妃产下小公主后不到10小时就出现在公众面前接受大家的欢呼。当日伦敦气温只有10摄氏度,产后的凯特王妃光着双腿、露着胳膊、踩着高跟鞋就这么出来了!
其实,凯特不坐月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生下乔治小王子第二天,她也是穿着短袖在室外与媒体见面!在一直强调“坐月子”重要性的中国人看来,凯特这样在室外吹风、站立,样样都是错,以后肯定落下“月子病”。但也有人认为,凯特这是给大家做出“不用坐月子”的示范。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没有‘坐月子’的说法。”朝阳妇幼保健院郭郡大夫很肯定,尤其外国人完全没有这个概念,生完孩子后该做啥还是做啥,在饮食上也不会很挑剔,“西方人认为生娃娃是很自然的事情”。
欧美地区的人虽不讲究坐月子,但对身体的康复非常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