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周病?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个词,它也是牙龈出血、成年人失牙的真凶。那么究竟什么是牙周病?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治疗呢?
(图1:牙周病早期牙龈肿胀)
(图2:牙周病造成牙槽骨吸收)
(图3:牙周病造成牙齿松动、牙缝产生)
可见牙周病危害之大。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不能感觉到牙周病的存在,以为只是单纯的“上火”导致牙龈肿胀、牙龈出血,并且牙周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是我要提醒大家,随着牙周炎的发展,到了中晚期,牙槽骨的吸收将不可逆转,导致牙齿松动、牙缝产生(如图3)。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
所以我们要怎么预防呢?
先来看看牙周病是怎么产生的。
①牙齿清洁不当,导致牙菌斑残留
②牙菌斑钙化形成结石
③牙菌斑及结石刺激牙龈,产生红肿
④结石堆积,细菌破坏牙周支持组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健康牙龈:探针很难深入牙周组织,牙龈坚韧,色泽淡粉色;
牙龈炎:探针可以进一步深入组织,牙龈红肿颜色加深;
牙周炎早期:探针深入牙龈,牙龈红肿出血,但只要治愈炎症,牙槽骨不会吸收;
牙周炎中期和晚期:炎症进一步加深,牙槽骨产生不可逆吸收。
哪些症状表示有牙周病?
健康的牙周:牙龈为粉红色,质韧,微有弹性,牙齿能牢固地固定在颌骨的牙槽窝内。
牙周炎:牙龈红肿充血,用探针或者纸巾擦拭易出血,牙龈附着位置降低,牙槽骨结构被破坏吸收,牙周袋形成。
一般来说,出现以下情况通常提示有牙周病:
牙龈红肿、出血甚至流脓,口臭,吃东西无力、塞牙。牙龈退缩甚至出现牙缝、牙齿松动、伸长感和疼痛等。
如何治疗和预防牙周病?
首先要了解产生牙周病的原因:
1.局部因素
(1)菌斑: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3)创伤性咬合咬合时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称为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的早接解除,咬合干扰、夜间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2.全身因素
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发展中有促进作用,全身因素可以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于患病,包括有:
(1)内分泌失调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量异常。
(2)饮食和营养方面可有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缺乏或不平衡、营养不良等。
(3)血液病与牙周组织的关系极为密切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牙龈肿胀、溃疡、出血等。
(4)血友病可发生牙龈自发性出血等。
(5)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如苯妥英钠。
(6)某些类型的牙周病如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因而考虑有遗传因素。
因此,消除病因是关键:
(一)基础治疗:
1.控制和消除牙菌斑,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通过染色,显示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
巴氏刷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