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齿也要“洗洗更健康”:
秋,
残秋。
黄昏,
黄昏后。
风起,云卷,神人现!
央视《走近科学》栏目某一期有一位广西天等县的旷世奇人农永光,身怀吸血绝技,不仅哼哈运气之后能从口中吐出鲜血,而且还能用嘴从身体任意一个部位“吸出”鲜血!这项绝技震惊了全国各地许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农永光也以此为豪,希望能凭借这项并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绝技找寻到一位“伯乐”,帮助他自己开发潜能。
假如有一天你也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这种谈笑风生间随意吸血的绝技,千万不要暗自庆幸自己练成了什么绝世神功,能够任凭大脑的意志随意操控自己的血液。对于这种吸血绝技,从医学的角度来解释,不但称不上什么神功,反而是一种口腔医学中再常见不过的疾病——慢性牙龈炎。
很多人都自称自己每天坚持刷牙,没有任何口腔健康问题,但是当你刷牙后从口中吐出粉红色的泡沫,或者在被你咬过的苹果果肉上留下点点红色的印记——那么,请相信我,那不是你口红涂多了,而是慢性牙龈炎的一种临床表现——牙龈出血。
星星之火
造成牙龈炎症的罪魁祸首就是牙菌斑。口腔里长期生存着数以万计的细菌,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找机会在我们的牙齿表面安家。一旦其中的致病菌在牙齿表面成功定居形成菌斑,就会刺激牙龈发炎,造成牙齿的龋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被及时清除的菌斑就会矿化成牙石,变成难以清洁的“钉子户”,进一步的加重牙龈的炎症。
山雨欲来风满楼
说到口腔健康,牙龈往往是人们最常忽视的地方。健康的牙龈色粉红、坚韧致密、紧贴牙面,刷牙和轻轻碰触不会出血。当牙龈有炎症时会出现色形质的改变,并且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严重时还可自发出血。牙龈色形质的改变表现为:牙龈的颜色由粉红变为红肿光亮,慢性炎症时表现为暗红色,龈缘形态增厚,龈乳头圆钝,不再紧贴牙面,可出现龈裂或牙龈退缩,质地变松软。
可能当这种牙龈炎症性改变的现象出现时,你并没有察觉,也不会在意,只因它没有严重到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不妨碍你的咀嚼,睡眠。事实上,这种轻微的牙龈出血即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因为其下方便是稳固牙齿根基的牙槽骨和牙周膜,倘若牙龈炎症继续发展,侵犯到牙周膜与牙槽骨,那牙齿好比就成为了失去土壤的大树,根基不稳,摇摇晃晃,极易脱落。这种牙龈的出血和炎症性改变,若不及时治疗和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龈炎就会逐步发展为牙周炎,轻则牙龈萎缩,出血,重则吃东西酸软无力,甚至牙齿松动脱落。到那时,你的牙齿可就真变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壮士”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牙菌斑是一种定值于口腔中硬组织(包括牙齿和各种修复体)表面,且不能用中度水冲去的未矿化的细菌团块。虽然通过刷牙和牙线的使用能去除绝大部分,但是顽固的牙菌斑和牙石只能通过口腔洁治才能去除。(“口腔洁治”,即是大家平时常说的“洗牙”)
牙龈炎患者只要每天坚持正确刷牙,而不是随便糊弄两下就完事,并且辅助使用牙线和间隙刷清除龈沟和牙邻面这些难以清洁的死角,去专业的口腔门诊进行牙周洁治(洗牙),去除牙菌斑,牙石和刺激牙龈的不良修复体,牙龈炎是完全可以被控制和治愈的。
未雨绸缪
妙手回春固然在人们心中被认为是医术高超的代名词,然而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成为凡病皆能力挽狂澜的“马后炮”,而是要做到未雨绸缪,将一切致病因子“斩杀于摇篮之中”,免除将来可能要受到的疾患之苦。
预防牙龈炎,牙周病的发生即是要控制最重要的致病因子——牙菌斑,而处理这个“牙龈健康杀手”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消灭它生长的土壤,注重口腔卫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每天坚持正确刷牙,选用漱口水,辅助使用牙线,间隙刷,定期去专业口腔门诊洗牙。
当牙医们建议即使是没有任何口腔疾病的人也要定期来进行口腔检查和牙周洁治时,部分人会怀迟疑的态度说“我每天都坚持刷牙,我的牙齿都很健康,没有任何问题,是不是就不用定期去洗牙呢?”对于这种疑问,不妨用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去反问,“在学校,学生每天都会打扫教室,但为什么间隔一个月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学校都会要组织一次大扫除呢?”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每天都坚持刷牙是能够刷去很多附着于牙面的细菌,但是总有一些细菌就像角落里的灰尘一样很顽固的藏匿于牙齿的缝隙,比如牙齿的邻面和龈沟这些不易被牙刷刷毛所触及之处,久而久之,这些牙菌斑就会发展壮大,如同星星之火逐步化身为燎原之焰,成为危害牙齿和牙龈并且更难去除的牙结石。所以牙医才会建议每个人,包括牙龈炎患者和即使是现阶段没有任何口腔问题的人,都要定期的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就是为了给口腔定期来一次“大扫除”,彻底清除那些平日里刷牙所不能去除的牙菌斑,防患于未然。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牙齿不洗何以笑见人?
——海麦斯金
口腔视界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授权,并标注出处与作者,谢谢合作!(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