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投资融资渠道遭疑大量基建被指为拉动政


地方投资融资渠道遭疑大量基建被指为拉动政绩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地方政府是用投资来拉动政绩,而不是拉动经济。中新社朱少文摄  中新8月27日电(财经频道孙建永)7月份以来,被指为地方版“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在各个城市蔓延。同比4年前的政府4万亿投机计划,此次地方的投资行动恍如来得悄无声息,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专家认为有拉动地方政绩的嫌疑。  地方投资“不打雷光下雨”融资渠道引猜疑  近日,广东、天津、重庆等地纷纭出台了地方性刺激投资计划,此次地方政府投资规模较大,而且来得无声无息。“贵州投资3万亿、重庆和天津各1.5万亿、广东1万亿……”粗略统计地方投资总额已超过7万亿元。  就在4年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政府为了抗危机、保增长,推出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而此次地方政府投资计划远远超过4万亿元的额度,被称为地方版的“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比较2008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本次地方的投资又有哪些异同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中新财经频道表示,2008年的4万亿投资行动是“雷声大,雨点也大”,宣扬方面也比较“明目张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感觉是‘不打雷,光下雨’,没人说要搞什么刺激计划,好像‘鬼子进村’似的偷偷在弄。”郭田勇说。  不管怎样,各个地方投资计划已逐渐蔓延开来,但是这样大笔的投资款项从哪里来?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果的说法称,“2009年4万亿投资中政府财政直接投入资金相对有限,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当年有效社会融资总量约占2008年GDP18.8。”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近期发表观点称,“地方版的4万亿投资,其资金从何而来?如果没有好的融资渠道,那么这些投资计划就没法实现;如果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短时间的业绩而进入非正规的融资渠道,不但融资本钱高,而且这些地方更是会面临巨大的债务风险。”  据了解,业内对地方融资的渠道和风险都表示耽忧,对资金的来源郭田勇认为,“可能还要依托地方政府。”他同时表示,希望国家能把金融的安全和控制风险放在重要的地位,对其中的风险也要做好严控制。  投资拉动经济?地方对基础建设的投资被指拉动政绩  中新财经频道梳理发现,各个地方的投资计划目标大都锁定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贵州,未来10年完成投资3万亿元,依照10年投资预期,政府每一年为此计划需投入1000亿元左右,主要用于交通和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偏方医治白癜风对此,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对中新财经频道表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还是从政绩的角度推敲的多,相对基础设施项目需求没有那么大,比如大家都建机场、公路,是都需要机场吗,所有的地区都要建公路吗?有的高速公路上没有几辆车。”  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无疑会对经济产生拉动作用,郭田勇对此表示肯定。同时他表示:“地方政府存在一种’内生性’的投资冲动,就是总想能融资。中国还是应当提高经济减速的容忍度,或说下落对经济干预的底白癜风缘由线。”  但是,针对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谭雅玲持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地方政府是用投资来拉动政绩,而不是拉动经济。“我觉得我们的投资应当用在民生上,要考察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这样中国经济才能活跃起来。一个模式没有意思,反而影响经济发展。”谭雅玲说。  如今在“稳增长”的环境下,“地方版的4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稳增长’政策肯定会有帮助,但是对实际的投资效果,投资效率有些担心。”郭田勇说,“如果仅仅是为了稳增长,还是希望将投资总量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依托政府拉动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类方式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延续的,也不能代表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能够用多种措施保证投资效率的提高。”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ssykj.com/jbzd/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