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栏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疾控局,中华口腔医学会,健康报社联合推出。
今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的网络调查发现,70%以上的城市居民都有在一日三餐之外的加餐习惯。这种做法增加了患口腔疾病的风险。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益于口腔健康。咀嚼食物后,牙齿之间,牙齿与口腔黏膜之间容易存留食物残渣。食物残渣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致龋菌的作用下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腐蚀了牙齿的硬组织便形成龋齿。容易引起龋病的主要是蔗糖,其次为葡萄糖和淀粉。食物残渣在一些厌氧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刺激牙龈和黏膜等软组织,形成牙龈炎、口腔黏膜的病损等。
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素,咀嚼这些食物的同时可清洁牙面,因此有自洁作用。牛奶和奶酪等奶制品能够提供更多的钙质,有利于口腔健康。相对而言,糖果、蛋糕、碳酸饮料和果汁不利于口腔健康。糖果,尤其是吃太妃糖等黏性大的软糖,在咀嚼的过程中容易黏附在牙缝中和牙面上,不利于清洁。碳酸饮料不仅含有糖分,还含有酸性物质,经常饮用碳酸饮料,酸性物质会溶解牙齿的硬组织,增加牙齿受损的风险,引发龋病或牙齿过敏。
既然一些食物有益于口腔健康,一些食物不利于口腔健康,是否我们应该只吃有益于口腔健康的食物,而不吃不利于口腔健康的食物呢?也不是这样的,人体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因此,我们的饮食要全面、均衡,选择食物要具有多样性。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依然能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护牙齿和口腔。
1.要尽量减少每天吃糖或精致碳水化合物的次数,尽量在一日三餐之外的加餐中不食用含糖食物,可选择水果、坚果、奶制品等食物。
2.如果要吃糖,选择在进食正餐的同时吃糖,如餐后吃甜点。
3.如果要吃糖,吃硬糖时不要在口腔内含化,而是咀嚼糖块以减少其在口腔内存留的时间,之后喝清水或茶水漱口。
4.尽可能饮用白开水或茶水,而非碳酸饮料;若饮用碳酸饮料或果汁,可用吸管以减少其与牙齿接触的机会,或饮用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减少饮料对牙齿的损伤。
5.吃食物后赶紧用清水漱口以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的残留,缓解口腔内的酸碱度;若没有条件漱口,可咀嚼无糖口香糖,通过刺激唾液的分泌,冲刷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减轻口腔内的酸性。
6.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睡觉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口腔内的细菌利用食物残渣大量繁殖。睡前刷牙可减少口腔内细菌和食物残渣的数量,减缓夜间口腔内细菌的繁殖量,因此睡前刷牙后不可再进食。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荣文笙
=============
刷牙成人儿童方法不同
口腔清洁离不开正确的刷牙方法。如果刷牙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刷牙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各种不良的后果。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可引起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是牙龈萎缩;引起牙体硬组织的损伤多见磨损及颈部楔状缺损,并由此而引起的牙颈部敏感。下面介绍两种主要的刷牙方法。
成人刷牙方法:水平颤动拂刷法
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有效清除龈沟内和牙面菌斑的刷牙方法。水平颤动主要是去除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拂刷主要是清除唇(颊)舌(腭)面的菌斑。具体操作如下:将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顶端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轻微加压。从后牙颊侧以2~3颗牙为一组开始刷牙,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动作在同一部位数次往返,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拂刷颊面。刷完第一个部位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与前一个部位保持有重叠的区域,继续刷下一个部位,按顺序刷完上下牙齿的唇(颊)面。用同样的方法刷后牙的舌(腭)面。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自上而下颤动。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颤动。
儿童刷牙方法:圆弧刷牙法
对于儿童,应选择刷毛软的儿童牙刷。同时,家长应学会,并耐心告诉孩子学习、理解、掌握,并熟练使用的圆弧刷牙法(Fonts刷牙法)。
在闭口即上下牙咬在一起时,将牙刷放入口腔,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以及较小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至下颌牙龈。前牙切缘对切缘接触,作连续的圆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
除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外,牙刷的选择也很重要。牙刷刷头小可以刷到每一个牙面。一般人可选择刷毛硬度为中度或软毛,刷毛末端充分磨圆的牙刷。家长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阶段性儿童牙刷。
半岁~两岁:乳牙萌出阶段,基本是父母给孩子刷牙,可以从指套型牙刷开始,然后换用宽柄软毛的儿童牙刷,由成人握持,可清洁牙面,刷头周围最好是软胶的。
3~5岁:乳牙阶段,儿童开始学着自己刷牙,因此最好选择能够引起孩子刷牙兴趣,并适合手握、不滑的卡通牙刷柄。同时选择小头、软毛的牙刷。
5~7岁:儿童开始萌出第一恒磨牙,所以应该使用末端刷毛长的牙刷,这样更有利于清洁萌出过程中的第一恒磨牙。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台保军
++++++相关阅读++++++
含氟牙膏小儿用量要酌减
早在年,人们就发现氟元素可以预防龋病。上世纪40年代,美国首先在牙膏中加入氟化物来防止龋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含氟牙膏有三种:氟化钠牙膏、氟化亚锡牙膏和单氟磷酸钠牙膏。目前含氟牙膏已被广泛使用,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含氟牙膏销售量占牙膏总销量的90%以上。在我国市场,含氟牙膏占50%~60%。世界卫生组织分析了多个临床试验表明,含氟牙膏可使新龋病发病率减少20%~30%,长期使用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有人提出质疑,使用含氟牙膏是否会对人体有害。专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含氟牙膏对人体无害。但是在存在地方性氟中毒(水、燃煤中含氟太高导致慢性氟中毒,如氟牙症、氟骨症)地区生活的儿童应慎重使用。因为6岁儿童的恒牙发育尚未成熟,刷牙时因为吞咽功能不完善可能吞食部分牙膏,摄入过量的氟可能导致氟牙症。
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儿童可以使用含氟牙膏,6岁以下儿童因为刷牙时可能吞咽部分牙膏导致氟摄入量略大。因此,<6岁的儿童刷牙应该使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6岁的儿童可以按照正常方法使用含氟牙膏。
青少年及成人不存在使用含氟牙膏引起氟牙症的问题。还有人担心含氟牙膏摄入体内的氟化物虽少,但积少成多仍会引起氟中毒。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的氟绝大部分可以被代谢掉或通过尿液排出,由尿液排出的氟占总排泄量的75%左右。氟的快速排出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含氟牙膏中氟含量很少,刷牙后基本可以吐出,其余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尿液排泄出去,不会引起氟中毒。由于含氟牙膏防龋的方法易于推广,防龋作用确实,除生活在有地方性氟中毒地区的儿童外,对成年人来讲,无论在低氟区、适氟区,还是在高氟区,使用含氟牙膏都是安全的,故可以放心使用含氟牙膏。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胡德渝
+++++++++++++
口腔保健半岁以后就开始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的开始时间和间隔标准因年龄而异,通常提倡婴幼儿6个月至1岁就应该开始定期口腔健康检查;12岁左右的儿童在恒牙全部萌出之前应每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者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若口腔内病牙多,龋病倾向明显,或牙周疾病进展较快者,间隔时间应缩短,可每3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都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呢?通常口腔健康检查会对整个口腔内的黏膜、牙齿、牙周的健康做全面检查,包括口腔医生的临床检查及X线等辅助检查,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如果检查发现了疾病,可在疾病早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控制疾病的发展,减轻疾病带来的伤害;如果被检查者存在影响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口腔科医生会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消除和控制影响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窝沟封闭、使用氟化物防龋、预防性洁牙等;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也是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的重要内容,从而使被检查者有机会学习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口腔保健的能力。
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如孕妇,其口腔疾病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与流产、早产、先天性疾病等生育问题有关,因此在孕前和孕期,尤其需要重视口腔健康检查,维护自身口腔健康,提高下一代的生育质量;患某些全身疾病(包括某些血液疾病、遗传疾病或慢性病)者,比如糖尿病患者对口腔疾病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此类人群应当在治疗全身疾病的同时,格外重视定期检查口腔,通过口腔医生的治疗措施,达到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冯希平
=============
口腔出问题别在家扛着
口腔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影响咀嚼、发音、美观等功能外,还会引起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口腔保健的需求明显增加,人们不但需要消除口腔疾病,恢复口腔器官的功能,而且也会追求形象的健康与完美,渴望提高生活质量。
疼痛出血都要看专科医生
口腔疾病可表现为疼痛或不适的症状。如龋病常表现为遇冷热刺激不适、咬物不适或疼痛;牙髓炎会发生剧烈的自发痛、夜间痛;牙龈炎早期会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伴有患处触碰引发疼痛的感觉;敏感的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出现短暂而尖锐的疼痛。口臭80%~90%是由口腔疾病所致,主要是由于口腔内的厌氧菌通过腐败消化口腔内的滞留物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的。发生上述情况,应尽快去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诊治。
口腔疾病治晚了“人财两空”
口腔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常见的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病的发生都比较隐蔽,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口臭、牙龈出血、牙本质敏感、牙痛、口干、舌苔异常等,最容易被大家忽视。一些轻微口腔问题若不尽早治疗,等到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龋病、牙周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治疗效果还不一定十分满意。
别等牙齿掉光了再镶牙
很多老年人会想,等到牙都掉光了再去镶牙。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失牙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食物嵌塞、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有的老年人会自认为有些牙该留,有些牙该拔。实际上,这样的判断应该交给口腔医生。对已明确不能保留的残牙根、残冠牙和松动牙,应尽早拔除。对于没有丧失功能的牙齿,应及时进行治疗。因此,只要失牙就应该及时修复,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前应治疗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时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复,以保证修复质量。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李刚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标明作者和来源。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好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