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报道: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的老陈终于出院了。两个月前,56岁的老陈因为莫名其妙发烧、头疼,辗转杭州、东阳,有医院诊断为脑膜炎,有医院说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一直不见起色。医院确诊,老陈的怪病,根源是他一直忽视的牙周炎,口腔内的细菌跑进了心脏和脑子。
老陈在东阳一家公司做会计,身体还不错。几个月前,老陈突然开始头痛,高烧发到39℃,虚弱到站不起来。老陈医院,感染科、神经科一个个看过来,初诊为脑膜炎。夫妻俩一听,赶紧收拾行装,跑到杭州求医。医院一查,说老陈的心脏也不对劲,有杂音。在杭州治了一段时间,没什么效果,老陈又回到了东阳。
医院对老陈的怪病进行多科室会诊,最终诊断老陈患的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了身体多种不适,头痛是因为心脏里面的细菌块进入了脑部。而老陈心脏里的细菌,追根溯源,和老陈常年不重视的牙周炎有关系。
经过化验,老陈血液里有一种草绿色链球菌,这是一种溶血性链球菌。
这种细菌,如果在健康的口腔里好好呆着,一般和人是相安无事的。但如果口腔出血,口腔黏膜遭到破坏,这种链球菌会进入到血液。比如老陈正好心脏不太好,细菌就乘虚而入。草绿色链球菌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
老陈如梦初醒:“是的呀,我有牙周炎,刷牙老出血,一直没去治,前段时间牙龈肿得不行,还有一颗牙齿掉下来了。”
有些老人说牙痛不是病,其实口腔疾病不治疗,受罪的可不只是牙齿。除了感染性心内膜炎,龋齿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身体其他部位。人身体好的时候也许没啥感觉,但是在抵抗力下降,或者身体一些器官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就会继发感染,形成病灶,从而进一步导致关节炎、慢性肾炎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
别以为牙病无大事,大不了拔掉装个假牙了事。事实上,牙病对心脏的危害很大,甚至可与高血脂相提并论。很多健康状况也都能从牙齿上一窥端倪。
牙齿松动往往是骨质疏松的征兆。人到中年后,骨骼状况日益下降,骨密度也逐渐降低。有可能引发全身的骨质疏松及牙槽骨骨质疏松。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牙槽不坚固,牙齿因而会松动脱落。该症重在预防,应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补钙,并注重运动晒太阳等。
刷牙时总是牙龈出血,或吃东西时在食物上留下血印,这不仅可能是患了牙周炎,还可能是患了肝病的征兆,尤其是慢性肝病。牙龈出血的肝炎病人应当多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K来止血。
牙齿变长是糖尿病的征兆。糖尿病患者往往觉得牙齿变长了。这是由于糖尿病人的唾液中的糖分和钙含量多,使得细菌繁殖生长快,且易形成结石,这些都会导致牙周病等疾病的发病几率增高,进而牙龈萎缩,所以觉得牙齿变长了。
如果你的牙齿上有菌斑,总是不够干净,你可要小心了,说明你的心脏可能有问题。因为牙齿细菌会使得人体内的白细胞增多,而白细胞增多是心脏病的诱因之一。再者,口腔中的细菌和毒素会随血液循环流进心脏,从而殃及心脏。所以心脏病患者应当尤其注意牙齿清洁,最好每餐后必漱口。健康的人也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患于未然。
牙齿肿痛则可能是胃热上火在口腔中的反应。此时往往会伴有口渴恶心腹胀便秘等状况。胃热严重时,还会发生牙龈糜烂。
牙齿缺失则是营养不全的征兆,而爱磨牙则和情绪紧张压力过大有关。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但以往人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困扰,其实从5岁开始,牙周病就开始“腐蚀”我们的健康了。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介绍五种保健法,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1.每次就餐后刷牙之前,把洗净的食物伸进口腔,顺牙的方向把积存在牙周围的残留物”赶”出来,如此还能起到按摩牙床的作用; 2.经过推赶后,再用牙刷顺牙缝方向刷去剩余的残渣; 3.将留在口中及牙齿上的残留物漱掉,可用2%~5%食盐水; 4.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摩牙龈10~15次,从上到下逐个按摩,以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迅速消除; 5.上下磕扣牙齿10~15次,以运动牙根部,起到固齿作用.长期坚持,能使牙周病得到控制,健康的牙齿得到保护。
希望齿科公众账号:xwck01
点击上方“